李书福炮轰车企竞争乱象:有些手段令人不齿!_汽车_行业_内卷
全天大发时时计划精准助赢计划
全天大发时时计划精准助赢计划

新闻动态

李书福炮轰车企竞争乱象:有些手段令人不齿!_汽车_行业_内卷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3:17    点击次数:103

6 月 7 日,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 2025 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直言:“现在国内的竞争很有意思,有些车企的竞争方式令人难以启齿。” 他将汽车工业比作 “没有尽头的马拉松”,强调 “跑得越快不一定是有耐力的选手”。这番言论迅速引发行业震动,揭开了中国汽车市场白热化竞争背后的暗流。

在视频发言中,李书福明确指出,当前国内汽车行业的恶性竞争已到临界点。他特别提到,简单粗暴的价格战正在引发连锁反应:“无穷无尽的内卷,结果就是造假售假、不合规的无序竞争”。这一观点与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、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等车企高管形成呼应 —— 他们在同一场合均痛陈 “内卷式竞争” 对供应链稳定和企业利润的冲击。

展开剩余76%

数据佐证:2024 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 4.3%,连续三年低于整体工业水平。过度压缩利润空间导致部分车企铤而走险,例如通过减配、虚假宣传甚至数据造假维持表面竞争力。

针对行业乱象,李书福抛出 “反内卷” 实招:吉利决定不再新建汽车生产工厂,转而通过全球资源重组盘活过剩产能。这一策略既避免了资源浪费,又能利用成熟的质量体系和技术工人,为中国车企出海树立 “友善竞争” 的标杆。

战略深意:当前全球汽车产能利用率不足 60%,吉利此举被解读为 “用别人的工厂造自己的车”。例如,其与长安汽车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,已在新能源、智能化等领域展开深度资源共享。

在这场 “内卷” 与 “反内卷” 的博弈中,行业正经历价值观的重塑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认为 “卷是市场经济的本质”,但需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。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则强调,车企应通过研发投入实现产品溢价,而非依赖低价抢市场 ——2024 年长城研发投入达 104 亿元,占销售额 5.2%,远超行业均值。

表面上看,价格战让消费者短期内获得实惠,但长期隐患不容忽视。例如,部分车企通过 “隐形减配” 降低成本,或在售后服务中设置消费陷阱。中消协数据显示,2025 年一季度汽车消费投诉同比增长 18%,其中质量问题占比超 60%。

理性建议:消费者购车时应关注品牌技术积累和售后服务体系,而非单纯对比价格。例如,吉利 “中国星” 系列通过高价值产品实现溢价,投诉率低于行业均值 21.3%,这正是技术驱动的良性竞争结果。

李书福的发言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从 “野蛮生长” 向 “理性发展” 的转折。越来越多车企开始探索竞合模式:比亚迪与丰田合作研发电动平台,蔚来与长安共享换电技术…… 这种 “在阳光下透明竞争” 的新生态,或将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。

(本文数据综合自澎湃新闻、新京报、每日经济新闻等权威媒体报道)

【免责声明】

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。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
发布于:江苏省